NewsMediaCompany PublicationsIndustry Info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未來教育空間的革新:保良局蕭漢森小學的建築藝術與實踐

近日,NOW TV財經臺對香港保良局蕭漢森小學進行專題報道,這座采用組裝合成建築技術(MiC)建造的創新校舍,以其高效、低碳、美觀等特點引發廣泛關註。該學校由香港建築署發起,聯力建築作為承建商,鋁遊家傾力打造的清水混凝土框架結構MiC學校。

 

學校於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是全港首個“清水混凝土框架結構MiC結構項目”,更是對現代教育設施建設的一次革新性探索。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校舍面積約4,716㎡,由164個混凝土MiC模塊構成,每個MiC模組重量高達36噸,充分實現課室、走廊、廁所、休息區及陽臺等功能區域的和諧統一。

 

這座四層高的學校建築,經過鋁遊家精心建造,配備24間寬敞明亮的課室,每間課室均設有30個座位,總計可容納700名學生,可積極滿足周邊社區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項目,由鋁遊家精心建造,憑借其采用的清水混凝土框架結構MiC技術、綠色建造工藝等亮點,項目團隊榮獲2024年度「建築署周年大獎」- 優異獎

 

這一獎項由香港建築署頒發,旨在表揚建築署各個傑出的公共建築項目,及在項目中表現優秀的項目團隊,包括項目顧問及承建商等行業夥伴,以保持香港建造業最高的專業水平,持續創新及引領業界繼續發展。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采用清水混凝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簡約而純粹的墻體外觀讓人眼前一亮。清水混凝土以其自然、質樸的美感著稱,提高建築的美觀度和實用性的同時,還能降低建築成本和環境影響。優質建材的選擇,彰顯學校對綠色、環保理念的堅守,更在無形中向學生傳遞著尊重自然、回歸本真的價值觀。

 

 

更難能可貴的是,鋁遊家在清水混凝土選材的基礎上,首次結合橫紋工藝,將標準化生產與精密數據控制的完美結合。每個MiC模塊均通過環保鋁模具一體化澆築成型,橫紋工藝賦予建築表面獨特的紋理美感,進一步豐富建築整體的視覺層次與整體美感,使之呈現出一種既現代又不失自然韻味的風貌,並彰顯著鋁遊家對建築細節的極致追求與不懈探索。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作為一座永久性建築,鋁遊家積極地運用MiC建造技術,所有教室、走廊、洗手間、茶水間以及MIMEP(機電、給排水、屋宇設備等)模組均在工廠進行高度集成預制,模塊通過水運抵達到香港地盤,組裝搭建成一個全面且功能完備的建築體系,現場吊裝環節僅需21天即可完成。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不僅在外觀上獨樹一幟,其內部空間的設計也充滿了創意與實用性。依托建築的框架結構體系,鋁遊家采用梁柱結合的混凝土框架結構形式,進一步促進建築空間的靈活布置。

 

這種設計具有優異的承載能力和抗震性能,建築內部可以支持各類立面和飾面的個性化定制,內部空間更具開放性、靈活性。多元化的教室風格與教學主題呼應,空間本身就成為最好的教具,為未來香港教育帶來無限潛能。

 

 

優質的教育空間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更能引導他們通過自主探索實現自我認知與成長。諸如,教室模塊中的折疊門設計,便充分體現人性化關懷與教學效率的完美結合。

 

大門開放時,兩個教室可以瞬間融為一體,成為一個寬敞的多功能課室,不同的班級可以舉行群體性活動,為現代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閉合時,則能有效隔絕室外噪音,為學生上課創造舒適的邊界感,減少外部環境對學生學習的幹擾。

 

 

校園內采用高采光走廊設計與垂直貫穿校舍的自然采光系統,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配置大型雨水收集裝置與太陽能收集器,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此外,校園整體規劃融入多層次綠化系統,有效提升碳匯能力,減少校園的碳排放量。

 

這種系統化的碳中和校園建設模式,有效優化校園環境質量的同時,還通過實體空間的示範作用,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和城市可持續發展責任感,進一步實現環境教育與知識傳授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