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OW TV财经台对香港保良局萧汉森小学进行专题报道,这座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技术(MiC)建造的创新校舍,以其高效、低碳、美观等特点引发广泛关注。该学校由香港建筑署发起,联力建筑作为承建商,铝遊家倾力打造的清水混凝土框架结构MiC学校。
学校于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是全港首个“清水混凝土框架结构MiC结构项目”,更是对现代教育设施建设的一次革新性探索。
保良局萧汉森小学,校舍面积约4,716㎡,由164个混凝土MiC模块构成,每个MiC模组重量高达36吨,充分实现课室、走廊、厕所、休息区及阳台等功能区域的和谐统一。
这座四层高的学校建筑,经过铝遊家精心建造,配备24间宽敞明亮的课室,每间课室均设有30个座位,总计可容纳700名学生,可积极满足周边社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保良局萧汉森小学项目,由铝遊家精心建造,凭借其采用的清水混凝土框架结构MiC技术、绿色建造工艺等亮点,项目团队荣获2024年度「建筑署周年大奖」- 优异奖。
这一奖项由香港建筑署颁发,旨在表扬建筑署各个杰出的公共建筑项目,及在项目中表现优秀的项目团队,包括项目顾问及承建商等行业伙伴,以保持香港建造业最高的专业水平,持续创新及引领业界继续发展。
保良局萧汉森小学,采用清水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简约而纯粹的墙体外观让人眼前一亮。清水混凝土以其自然、质朴的美感著称,提高建筑的美观度和实用性的同时,还能降低建筑成本和环境影响。优质建材的选择,彰显学校对绿色、环保理念的坚守,更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着尊重自然、回归本真的价值观。
更难能可贵的是,铝遊家在清水混凝土选材的基础上,首次结合横纹工艺,将标准化生产与精密数据控制的完美结合。每个MiC模块均通过环保铝模具一体化浇筑成型,横纹工艺赋予建筑表面独特的纹理美感,进一步丰富建筑整体的视觉层次与整体美感,使之呈现出一种既现代又不失自然韵味的风貌,并彰显着铝遊家对建筑细节的极致追求与不懈探索。
保良局萧汉森小学作为一座永久性建筑,铝遊家积极地运用MiC建造技术,所有教室、走廊、洗手间、茶水间以及MIMEP(机电、给排水、屋宇设备等)模组均在工厂进行高度集成预制,模块通过水运抵达到香港地盘,组装搭建成一个全面且功能完备的建筑体系,现场吊装环节仅需21天即可完成。
保良局萧汉森小学,不仅在外观上独树一帜,其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充满了创意与实用性。依托建筑的框架结构体系,铝遊家采用梁柱结合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进一步促进建筑空间的灵活布置。
这种设计具有优异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建筑内部可以支持各类立面和饰面的个性化定制,内部空间更具开放性、灵活性。多元化的教室风格与教学主题呼应,空间本身就成为最好的教具,为未来香港教育带来无限潜能。
优质的教育空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更能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实现自我认知与成长。诸如,教室模块中的折叠门设计,便充分体现人性化关怀与教学效率的完美结合。
大门开放时,两个教室可以瞬间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宽敞的多功能课室,不同的班级可以举行群体性活动,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闭合时,则能有效隔绝室外噪音,为学生上课创造舒适的边界感,减少外部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干扰。
校园内采用高采光走廊设计与垂直贯穿校舍的自然采光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配置大型雨水收集装置与太阳能收集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此外,校园整体规划融入多层次绿化系统,有效提升碳汇能力,减少校园的碳排放量。
这种系统化的碳中和校园建设模式,有效优化校园环境质量的同时,还通过实体空间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责任感,进一步实现环境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