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強勢反彈,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7月7日最新公布,
新增3,028宗確診,再創近三個月高位。
香港醫療系統壓力頗大,
但隨著今年中央援建的8間“方艙醫院”落成,
將會舒緩醫療系統的壓力,
特別是啟德與竹篙灣
這兩個永久性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項目。
01
中央援港抗疫隔離設施全面交付
6月21日,由中國建築國際集團設計及建造、
鋁遊家負責深化設計及生產附屬設施的
香港啟德與竹篙灣永久性
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項目,
已全面交付香港特區政府。
竹篙灣社區隔離中心
啟德社區隔離中心
啟德社區隔離中心
啟德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項目
位於香港啟德舊機場跑道的郵輪碼頭旁,
占地面積近11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逾11萬平方米。
包括四層高的MiC(組裝合成建築)
檢疫設施及其他附屬設施。
其中附屬設施面積近1萬平方米
近400個模塊,一共有71套建築物。
該項目共計提供逾2700間隔離單位,
超過6000個隔離床位(包括標準間、
殘疾人套房、家庭套房等房型)。
建成後將成為香港收治水平
最高的永久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項目。
竹篙灣社區隔離中心
竹篙灣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項目
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北部,
占地面積約45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約27.2萬平方米,
是香港最大的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項目。
項目分為6個片區,
每個片區均設有鋁遊家打造的醫療、
辦公、儲存等輔助設施,
共158套建築物,約1200個模塊,
面積超3萬平方米。
竹篙灣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項目
可提供超6300個隔離單位,
共計14000個床位,
其提供的床位數是當前
香港MiC防疫隔離設施床位總數的近兩倍。
兩個方艙醫院合計超2萬個隔離床位,
為香港醫療系統輸入強大的“血液”。
02
裝配式建築成抗疫關鍵力量
回顧此次中央援港項目的附屬設施建設,
就是在與時間賽跑。
建築面積逾4萬平方米,
20天的短暫工期,幾十種的空間設計種類,
如醫療指揮中心、辦公室、員工宿舍、
員工餐廳、消防、警衛室、物流中心、
儲物室、更衣室等不同功能的空間,
對於鋁遊家設計生產團隊而言都極具挑戰。
鋁遊家以最快速度、最強力度地開展,
在保證效率的同時,
兼顧質量與安全。
采取24小時輪班作業,
全司上下通力合作,
項目得以順利完成並交付。
項目是集保溫、水電、防火、內部精裝修
於一體的集成模塊化建築體系。
只要在工廠快速組裝,抵達香港後,
吊裝完畢連接水電即可使用,
大幅度縮短現場施工的工作量,
極大提高了項目建設效率。
竹篙灣檢疫中心1A期
竹篙灣檢疫中心2期
竹篙灣檢疫中心4期
竹篙灣社區隔離中心附屬設施
啟德社區隔離中心附屬設施
建築科技的不斷發展,
裝配式建築在抗擊疫情上
成關鍵力量已毋庸置疑,
鋁遊家就是很好的說明。
在疫情期間鋁遊家已“四戰”香江,
2022年竹篙灣與啟德社區隔離中心附屬設施;
2020年的竹篙灣檢疫中心1A期、2期和4期。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鋁遊家一直都在用建築創新技術,
勇擔使命,不畏挑戰,
把許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順利完成此次中央援港項目任務,
助力香港抗疫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