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可減低碳排放及減少建築廢料的綠色建築近年在政府積極推動下,大小項目相繼落成,其中以縮短工地施工時間和提升生產力的「組裝合成建築法」技術 (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簡稱 MiC) 應用層面得到提升。鋁遊家有限公司 (AluHouse) 作為本土企業,是獲政府批核為「組裝合成建築法」認可承辦商之一。創辦人鄺辰道 Eric Kwong 較早前表示:「在去年疫情的影響下,公司迎來前所未有挑戰,亦造就了商機。原因是自 2018 年始,已為研發「組裝合成建築法」技術不斷投放資源於設計、生產及應用上,不但提升了產品質量及產能、更以可循環再用的鋁鋼結合的材料作為外部模块及內裝組件,實現了環保建築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這樣破釜沉舟的準備下,公司得以投得建造政府的檢疫中心、現場辦公室和過渡性房屋項目。」
鋁遊家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鄺辰道 (Eric Kwong)
MiC減省時間及建築廢料 多重安全保障
「組裝合成建築法」採用「先裝後嵌」的概念,把建築物分成多個獨立單元,在工場先完成房屋結構、室內裝修、水電管道和安裝屋宇設備等工序,然後把預製好的單位運送至工地裝嵌。跟傳統建築方法相比,MiC有效地將設計、施工及建造流程標準化,減省多達三至四成建築時間。由於所有建築工序都在工廠預先完成,大大減低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減省多達九成建築廢料,工程品質亦更容易控制。而太陽能發電、家居安全系統等工序複雜的智能家居技術,也可以在工場預先做到,有助政府推動香港發展成智慧城市。
完成預製的單位運送至工地裝嵌減低施工對環境的影響
鋁遊家 (AluHouse) 的裝配式建築能通過不同測試,例如能抵擋颱風、防火,以及其他隔音、抗震、水密性、氣密性等測試,更需獲得政府認可工程師、建築師及屋宇署多方批核才可落成,建築物安全性得到多重保障。
MiC模組在預製工場完成內裝水電和屋宇設備等工序
有助短期內解決港人住屋問題
去年政府為應對抗疫工作需要短時間內興建多個檢疫中心,鋁遊家運用了「組裝合成建築法」技術於短時間內在竹篙灣建造了1,123個檢疫單位,而檢疫中心內的醫療站和民安隊分站等輔助設施亦同樣由MiC包辦。高峰期間每日更可以吊裝56個單位,平均只用了近15分鐘就成功裝嵌一個單位,成效顯著!
鋁遊家在竹篙灣檢疫營舍負責建造了1,123個檢疫單位
全港最大規模的過渡性房屋 - 元朗江夏圍項目於3月底已正式動工,鋁遊家將負責建造首批8幢4層高的住宅單位,共提供約2,000伙,入住人數高達6,000。首批MiC示範單位於5月下旬已運抵元朗江夏圍工地。Eric表示: 「能夠以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技術加快建屋時間,幫助香港人解決住屋問題,是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全港最大規模的過渡性房屋元朗江夏圍項目8幢4層高的住宅單位於3月底已正式動工
(来源:头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