أنشطة الشركةالتقارير الإعلاميةمنشورات فيديو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التسليم الرسمي لأول مشروع حرم جامعي "هيكل إطار خرساني خام MiC" في هونغ كونغ بالكامل
近期,由铝遊家参建的香港火炭坳背湾小学项目,经过高效严谨的生产建造,已顺利完成首批MiC模块的交付。该项目作为“全港首个清水混凝土框架MiC结构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香港首批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技术的学校标杆案例。

 

铝遊家积极顺应香港教育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MiC建造技术为学校的建造提速、提效,将学校建设的周期从3-5年缩短减半,高效推进学校建设进度,缓解学位供给紧张困境。目前,火炭学校项目每个模块的生产周期仅需13-15天,便可完成模具安装、混凝土浇筑、装修等工厂预制工序。

 

 

火炭坳背湾街小学项目,位于香港沙田火炭坳背湾街,又名“保良局萧汉森小学”,业主为香港建筑署,承建商为联力建筑。项目由164个MiC模块构成,总建筑面积约2,893㎡,建设1栋4层的教学楼建筑,包括课室、走廊、厕所、茶水间、天面、阳台6个类型的模块。教育设施规划为24个课室,每个教室可容纳30个学生,整体提供700个教育学位。

 

 

项目室内硬件设施齐全,配备诸如多媒体显示屏、空调、新风系统、储藏柜等基础设施,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此外,铝遊家在装修设计和选材中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打造符合儿童使用高度的柜子、洗手盘等设备,并在室内砖体及墙板增添防水、弧角、防滑设计。

 

届时将为更多学生提供功能齐全、性能优美的模块化教室,进一步缓解香港城市学位供应不足、建设缓慢的问题,完善香港区域教育资源设施,助力香港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火炭坳背湾街小学项目作为永久性、模块化的模块化学校,采用混凝土框架MiC结构体系建造,最大化地提高整体预制率,减少模块运至地盘后额外、繁琐的现场浇筑和人工装修工序,加快现场施工进度,大大提高工业化水准。

 

 

此外,铝遊家在MiC模块节点连接技术上,采用创新型专利连接工法技术,实现MiC上下、左右模块之间的高效率精准安装。为了保障MiC生产和安装进度,一方面,采用BIM技术对MiC模块的结构和装修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及仿真模拟;另一方面,通过工厂线下1:1实景试拼,进行实践验证。

 

 

“BIM建造信息模拟”利于直观窥探MiC模块建造的重点及难点,为后续预制生产提供最优方案。“模块实景试拼利于预测实际建造中材料用量的投入,并降低后续MiC模块生产错误率,从而有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的支撑。

 

 

项目整体呈现建筑现代主义风格,选取“清水混凝土”应用于在墙体外观的设计,可实现外墙颜色均匀性、无色差,呈现主体框架混凝土丰富的肌理、天然的质感,从而达到建筑结构与外观装饰艺术的统一

 

铝遊家克服清水混凝土建造工艺要求高的技术性难点,并进阶实现了横纹肌理墙面工艺要求,对清水混凝土表面进行切割装饰。标准化的预制生产模式,及铝合金模具技术的加持,将每一面横纹清水墙的尺寸误差臻于毫厘之间,既节省了墙体外观装饰的造价成本,又为建筑本身增添一份质朴纯洁的美学氛围。

 

 

火炭坳背湾街小学项目的生产建造,也是行业内首次在混凝土MiC领域应用铝合金模具技术,成功实现横纹清水墙的一次成型浇筑。铝合金模具可循环回收利用,符合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趋势,兼具缩短建造工期,方便二次拆卸,减少建材损耗等经济效益。

 

 

运用新型绿色“组装合成”建筑法,可将建造过程的综合能耗降低30%,碳排放量降低35%,可节能50-90%。绿色建筑可催生“绿色教育”理念,使资源保护和可持续性的价值观在学生之间普及和传递。

 

运输吊装阶段,鉴于项目所有的建筑构件,错综复杂的水电和装修系统均在工厂预制完成,整体可有效减少现场80%~90%的工序,令施工现场将更加洁净低噪、安全可靠,最大限度降低户外高空作业和施工过程的意外风险。

 

 

项目MiC模块均重超过30吨,铝遊家充分考虑运输道路狭窄、模块重心易偏置等潜在风险因素 ,发货前便对MiC模块进行多重包装防护。并优化吊架的设计,以此提升运输、吊装过程的平稳水平,最大程度保证现场施工人员的作业及人身安全,以此实现平均30分钟安装一个MiC模块,确保项目高效安全落地。

 

 

火炭坳背湾街小学项目,首批MiC模块已发运交付,铝遊家将会继续按照项目生产进度,完成余下MiC模块的生产,为香港校园建设注入更环保的新型建筑方式,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宾至如归,多功能性,支持各种具体的学习活动,传递积极的信息的教学环境。

 

-  END -